喜报|我院2023级学生郑训焓《日语中的福清黄檗元素》入选首届黄檗文化青年论坛论文集
6月5日,首届黄檗文化青年论坛在福建福清举行,十大体育外围平台网址2023级日语专业学生郑训焓线上参会,其撰写的《日语中的福清黄檗元素》(第一作者)入选《首届黄檗文化青年论坛论文集》。
据悉,本届论坛主办单位为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黄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协办单位为天津科技大学东亚儒学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亚濂溪学诠释研究”团队、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黄檗文化对江户时期日本社会影响研究”团队。
位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的黄檗文化研究中心是福建省教育厅 2017 年 7 月 12日批准建设的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黄檗文化研究为核心任务的高校科研机构。主办方表示,举办“首届黄檗文化青年论坛”,旨在培养黄檗文化研究的新生力量,从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在动力。
郑训焓曾两次参加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组织的赴日研学团。在交流过程当中,他发现和挖掘了许多有趣的黄檗故事。
一、日本黄檗寺和尚“汉音”念经
日本京都宇治万福寺
明末清初时,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在当时德川幕府将军的帮助下,在日本京都宇治创建了日本的万福寺,整个风格都是参照福清的万福寺修建。寺里的僧人诵经都用汉音,且该寺一至十四代住持皆为中国出身。
二、隐元豆和四季豆
日本江户时代博物学者毛利梅园《梅园草木花谱》中的隐元豆
福清的四季豆,也被隐元禅师带去了日本,在长崎、京都宇治等地繁殖,最终传遍全日本。隐元禅师于1654年东渡日本,距今已经370年了。时至今日,京都仍旧把四季豆称作“いんげん”(隐元豆)。
三、“普茶料理”与“福清料理”
普茶料理
江户时代,中华料理以唐人寺为媒介传播,“普茶料理”便是这一阶段的典型,它是由应邀前往日本弘法、首站抵达长崎,来自福清的高僧隐元传到日本的精进料理,其日语发音是“福清料理”的谐音。可以说,不是懂福清话的人根本不知“普茶料理”是何意!
四、“杂拌面”与福清话“吃饭”
长崎杂拌面
长崎四海楼是陈平顺创立的中华料理店。陈平顺结合老家福清面食的做法,从长崎近海出产的海产品、豆芽、卷心菜等材料中就地取材,做出色味俱佳的“什锦汤面”,成了流传至今的长崎地域特产“杂拌面”。“杂拌面”(ちゃんぼん)一词在日语中意为“掺和”,是江户时代出现的词语。四海楼第四代经营者陈优继认为,它(Chanpom)来源于福州福清或闽南方言中“吃饭”的发音,即sepon 或japon。这种“什锦汤面”的做法,与现在福清流行的“海鲜面”“焖面”很相似。
五、“天妇罗”与“蛏烳炸”
福清“蛏烳炸”
日本人喜爱的油炸食品“天妇罗”与福清类似食品“蛏烳炸”发音相近。当时,追随隐元禅师东渡日本的不仅有僧侣,还有很多福清先民,他们带去了福清等沿海地区的小吃“蛏烳炸”。但隐元师徒是僧人,不食荤腥,于是,就发明了用面粉包裹蔬菜油炸食品。日本人分不清,都把这种面粉包裹的油炸食品叫做“蛏烳炸”,久而久之,就成了谐音“天妇罗”。
六、隐元传回“落花生”
清代乾隆版《福清县志》果之属记载:“落花生,出国外,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心中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果一房可二三粒或多粒,味甚香美。康熙初年,僧隐元往扶桑觅种寄回。亦可以压油。”落花生,一般称之为花生。这段史料告诉我们,福清的花生种子是隐元禅师赴日本弘法时从日本寄回家乡。
郑训焓认为,这么多的巧合绝非偶然,寓示着福清与日本两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东来西往的四季豆、西瓜、花生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被赋予民族的情愫和文化的内涵,使之超越了物质本身,得以深化升华。黄檗文化已扎根于日本,在促进中日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郑训焓表示,明末中国一代高僧、东渡日本的黄檗隐元禅师曾留下“道义撑持、东西互照”语录。不同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需要相互尊重、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和谐共存。在日语词汇中,蕴含着众多黄檗元素,挖掘这些历史文化,通过黄檗文化溯源,美美与共,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关系发展。如今,黄檗文化已成为中日共同文化元素,深刻体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